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九章,亲事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目。

    是打听过来的,进门就问:“张媒婆在家吗?”

    “来了来了,谁喊我?”一个肥婆子扭动腰身出来。不看客人,先看客人手里的礼物,八大件的盒子,这礼过得去;又有几匹尺头,是上等料子。

    张媒婆笑逐颜开,这才看客人,端端正正好个容貌,一身衣服也不错,簪子玉佩全贵重,这是笔大财。

    忙往房中让:“小官人快请进。”

    姚官保把盒子礼,尺头放八仙桌子上,上面又压上一锭二十两的大银。银子明晃晃,张媒婆顿时晃了眼:“这这这,”眼前全是银子光,堆上笑容:“明人面前不说暗话,小官人要什么样的人家,只管对我说。不是我夸口,这京里的姑娘是高是矮,是胖是瘦,是好性子是泼辣,全在我肚子里装着。出了我这个门,你想打听这么齐全,再没有第二家。”

    “我是慕名而来,张媒婆,你这里说话方便吗?”姚官保问。

    张媒婆为了表示方便,又转回里屋打起帘子,院门检查一遍,房门关紧,再回来:“官人您可以放心了吧。”

    姚官保微乐,放低嗓音:“你眼力不错,我是要在京里寻亲事。先说好,成与不成,这银子也是你的。我要你做的,就是有几家姑娘,她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常和什么人家玩,出门去进香还是逛街,去哪座庙走什么街……。”

    张媒婆耳朵极好,一字不漏地听在耳朵里,心想这太简单,一拍大腿:“成,这银子我是拿定了,您问吧。”

    “有位田品正将军的姑娘,行六,叫素馨,”姚官保说的,是昨晚在父母亲窗下偷听来的其中一位。

    ……

    一个时辰后,姚官保走出张家,上马直奔城角的小巷子里走。没走几条街,就让他看到一个小子,黑瘦干巴,在偷行人钱。

    “住手,你小子活腻了!”姚官保上前阻止,把偷钱的小子揪住,朝脸就是一个巴掌。打过也不放开他,就原地膈应他:“你小子跟的哪个混蛋,大冬天的不长眼,让你小子出来偷钱。”

    有旁边的人好心提醒:“听客户不是京里口音,您不知道这偷东西的上面有混混头子管,您快走吧,迟了就惹大事。”

    姚官保一笑,他生在京里,长大却在江南,一口的官话还带着南方味道。谢过提醒的人,却不走继续打骂。

    没多久,有人大喝:“哪个敢打我王三的兄弟!”一个大汉,大冬天的不穿袄,一件单衣,敞开胸膛,大步而来。

    姚官保和他一场恶战,把他打服。取出一张五百两的银票,笑得神秘兮兮:“四海之内皆兄弟,我的银子就是你的银子,你只管拿去用。不过我的事,也是你的事,你得帮忙。”

    王三收下钱,听姚官保对他说了一番话,再答应他:“闹到衙门里,我保你出来。”王三答应下来。

    ……

    当晚姚官保回家去无话,第二天在家里帮母亲会客人,第三天一早,跟他的人回话:“后门有个张媒婆要见大公子。”

    姚官保出来,张媒婆眉开眼笑,这真是姚家的大公子,大将军的长子,钱,不会少给。虽然弄不懂姚官保的意思,张媒婆还是尽心尽力:“田家的姑娘,孙家的姑娘今天全在普照寺进香,大公子要看人,可以一下子看到好几个。”

    姚官保又赏她钱,让她不许说。回厅上对母亲说会朋友,罗氏让他自去。姚官保出来喊上王三在普照寺外候着,自己往寺中来。

    几个姑娘正在殿中进香,都面有轻纱。见一个年青男人大模大样进来,眼睛像长勾子一样,“唰!”钉在田六姑娘面上!

    看他穿是人模人样,像是有钱子弟,也很没规矩的直直对着田姑娘目不斜视,足的盯了半天。

    再好的人这样看人,别人也当是登徒子。

    田六姑娘皱眉,悄骂侧过面庞。年青男人走上几步,又到她对面,目光如炬:“嘿嘿,”是个垂涎三尺的笑容。

    有这笑容的人对着姑娘,不是色狼也成了色狼。

    孙姑娘见势不对,劝田六道:“过年庙里人多又杂,姐姐我们快上过香,回静室休息吧。”她们回到静室,听外面有人高声吟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他声音洪亮,直透入室。田六气得快要流泪,觉得今天情况不对,匆匆忙忙布施过寺中僧人,上轿回府。

    才出一条街,见那个年青男人横马于轿前,含情脉脉隔帘看看,打马而去。田六才松一口气,就大惊失色。

    几十个混混奔跑而来,有一个人大声道:“不给大哥面子的,冲垮它!”

    田家的家人奋力相争,轿子也不会真的让冲倒,不过田六姑娘和孙家姑娘全吓得不行,回到家去田品正大怒,让有司衙门去捉,王三一帮子忽然不见,一个也找不到。

    姚官保给他们一笔钱,让他们吓唬过田家后,就赶快出城避难。

    田姑娘受到惊吓,没有病,也好几天不敢出门。孙家的姑娘直到腊月二十九才出门,这天是她父亲生日,她年年都去佛前许愿。

    平江侯大小两孙氏全出自孙家,孙家是个不次于姚家、袁家的大族,人多,表姐妹们一起出门。

    有了田姑娘的例子,孙姑娘说年下外省人来的多,怕不安全,多多的带上家人。她出门就觉得眼皮子直跳,在庙里果然见到那个年青男人。

    姑娘们不出闺门,姚官保又不在京里,大家不认识。孙姑娘见到他就花容失色,指给自己家人看:“仔细那个男人。”

    跟出来的二管家自认眼里识人,这是一个翩翩公子才对。见自家姑娘一定认他是坏人,二管家只能分心盯着。

    见那个公子虔诚地向寺中僧人请教,二管家过去听听。姚官保正满面孝顺:“为我父母亲祈福,这经卷是一定要念的,银子不怕多。还有我姐姐,还有我弟弟,还有久跟我父亲的家人…。”

    二管家回来告诉孙姑娘:“这是个孝顺的人。”

    孙姑娘还是不信,对表姐妹们说姚官保的恶行:“一定是他,虽然不是他纵马冲轿。”有一个表妹是淘气的,自告奋勇:“我一试便知。”

    出去见正殿上僧人披好袈裟而入,正准备念一个长的祈福经卷。而表姐指认的那个男人,正满面虔诚地合十跪拜佛像。

    回身见到孙小姑娘,姚官保客气有礼地起身,按规矩陌生男女不敢面对面站着,侧一侧身子,垂下眼敛不敢正视:“姑娘要上香不是?都是我的不是,让您等着。”

    孙小姑娘很奇怪,这和表姐说的不是一个人才对。本着好奇心装模作样上过香,还没有开口,姚官保幽幽念出几句经文,是女眷们常念的。

    罗氏和映姐儿时常念,姚官保听到耳朵痛,也会几句,需用时,顺手就来。

    孙小姑娘掩面轻笑:“你倒会这个?”

    “是家母常念,我不敢不会。”姚官保轻言细语。孙小姑娘对他更有好感:“哦,你还肯陪母亲念经?我弟弟呀,才不肯呢。”

    姚官保腼腆一笑:“母亲慈德,怎么能不陪呢?别说是陪她,让母亲高兴的事都应该办才对。”又看孙小姑娘,夸奖道:“看得出来小姑娘您是个孝敬贤惠的,我母亲她最喜欢贤惠的姑娘,时常对我说,见到贤惠的姑娘要敬重才行。”

    手边取出一个上好白玉小佛像:“母亲对我说要散福,请姑娘为了我母亲,为了我,收下吧。”两个大谈半天佛经。

    孙姑娘担惊受怕,孙小姑娘得意而回。直到过年,两个人也没有挣明白姚官保是好人还是坏人。

    年初三那天,孙小姑娘哭得来了:“呜呜,那是个坏人。他,他,他又和范家的姑娘好上了。”孙姑娘冷笑:“如何,我就说他不好吧。是怎么回事?”

    “他说初二庙里做法事,姐姐都不去,我一个人去不好,就约了范家姑娘一起去,没想到……”孙小姑娘呜呜直哭:“他把自己带的玉佩送给范家姑娘,”

    孙姑娘大怒:“范姑娘也肯要?”

    “她为什么不要,他生得那么好,又见识渊博。”

    孙家大小姑娘把不知姓名的姚官保狠骂一通,预言范家姑娘也没有好下场。没出初十,范家姑娘又憔悴了。

    姑娘们出门,都有结伴的习惯,不然就是去的地方,总会遇到别的姑娘。那又帅气又英俊的年青男人在范姑娘偶遇邻居家钱姑娘时,又转而送钱姑娘东西,和钱姑娘大谈诗歌。

    孙小姑娘解气,和表姐谈论十五金吾不禁,宫中观灯的事,当天回去神清气爽,睡得很香。

    十五观灯,一早姚兴献就喊儿子,细细叮嘱:“几家子姑娘我都见过,没有一个不是好的,怎么办,为父挑不好。回过太上皇,今天观灯她们都来,我一个一个指给你看,你看好不好?”

    姚官保心中窃笑,她们见到自己脸面,只怕一个一个晕过去。嘴上答应:“是。”和父母亲一起宫中陪宴,华灯初上时,一家人出宫观灯。

    姚大将军长子没有成亲,在姚兴献没携手回来时,有可能成亲事的人家早放在心里。今年姚家进京,田家、孙家等人都早有准备。

    田品正夫人对女儿笑:“那孩子我见过,他从进京就陪文王殿下不好见,我为着你呀,特地在姚家呆到晚上,候到他回来见了一面,又俊,又俏,又能干,小小年纪已经将军。我的儿,等下他来我指给你看一眼,你可细细地看,看准了咱们得先让姚家来提亲事,晚了就是人家的了。”

    田姑娘甜甜的羞涩着。

    父母亲早一年就夸姚家的儿子怎么怎么好,田姑娘早有心里有他一个位置。

    见母亲满面春风指住一个少年:“女儿你快来看。”

    田姑娘几乎没晕过去,天呐,这不是那个登徒子!这个人,我不要!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