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一十二章 两个男人间的无烟战争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道教与李唐王朝有着特殊的深厚渊源,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唐初门阀士族的传统势力还很强大,若非系出名门,就很难得到社会的尊重

    有很多人都说李渊昏聩才致使自己的儿子杀兄轼弟,其实真正的李渊雄才伟略,才能一点都不下于李二,若不是李渊给李二打下了一个好的基础,那贞观之治会推迟十来年才能出现

    季渊还是一个很会善于利用舆论的人,从一开始他就有目的的找一些人替自己鼓吹“天命论”前文提到的温同学就是一个例子

    李渊当然不会笨到只用这一种办法温同学属于儒流,李渊还抓住了道流佛流他也想抓,可惜没有成功,因为隋朝崇佛,一个的朝代取代隋朝,佛家能得到什么好处呢?〖答〗案显而易见,最多持平而已,所以佛流很少有接受李渊的橄榄枝的

    隋末唐初,读人少,很多百姓都信本地教,要争取广夹劳动人民的力量,最主要的还是把土生土长的道流争取到手现在已经无法考证李渊用了什么方法,不过他成功了

    隋末,道士王远知假托奉老君之旨,向李渊“密传符命”还预告李世民将成为“太平天子”李渊闻之大喜,授王远知朝散大夫,赐紫丝霞帔和缕金道冠,扩大了李氏的影响力

    做了这些后,李渊发现,那些氏族还是有些瞧不起自己这个皇族,于是又换了一招武德三年五月的时候,有一个名叫吉善行的人在羊角山见到一位骑着朱鬃白马的白髯老叟

    老叟告诉他:你去转告唐天子,我是他的祖先,今年平定贼乱后,乎乎孙孙可以千年为天子明显不可能,整个唐朝才不到3四年”再减去武则天执政时期,年限是少得可怜吉善行后来便转告了李渊”李渊听后立马在羊角山为老叟立了庙这老臾不消说,便是太上老君了自命为太上老君后裔,奉天命而坐天下的李渊和李世民等由此而大肆提高道教的地位从此也真正确定了自己是太上老君“李聃”的后代,是“神仙之苗裔”李氏皇族原本有鲜卑族血统”这下子改的彻底”连自己的种族都换了李氏提高了自己的身价,道教也从此成了李唐王朝的重要宗教

    什么时候都少不了投机取巧的人,有些人看有机会能攀上大树,于是跑到秦王府说什么你有天子之命的鬼话,例如薛颐、歧晖之流当然,这中间可能也有其他道士跑到李建成、李元吉那说同样的话,只是他们的运气差了一些而已

    然而有人的地方就有斗争,讲究五根清净的和尚也不能免俗,他们盘算着能争取到朝廷的支持,可惜他们当初选择错了队伍,因此在唐朝的历次斗争中都处于下风武则天时期除外,她没有把自己看成李姓人,上位后甚至追封自己爹为南周太祖寿上孝明高皇帝

    武德八年晒年唐高祖李渊甚至直接下诏宣布三教中道教列第一,儒教列第二,佛教排第三,道教的地位有如青云直上

    要说李渊、李二是不是真的信教”这个没人敢肯定,不过锄禾个人感觉,政治因素大于宗教因素贞观年间道家还是占上风,不过李二有察觉,打着忤悔的幌子,派玄奘取经,算是平衡一下国内宗教平衡

    李二之所以留下青霞子,外面看来是因为他立功了,其实是李二对青霞子长寿的秘诀感兴趣同样都坐过皇帝,青霞子还风流成性,这个符合李二的胃口若说佛家可能也有长寿的高僧,不过那种清规戒律李二受不了”所以他主动无视了人,有时候就是这样,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李二想先找到青霞子的破绽”只要一个人有所求,那就很容易驾驻了”这是李二这么多年来的经验心得

    “贫道拜见陛下”青霞子奉诏觐见,站在李二面前行了一个道教礼节,表现的凡脱俗,一点都看不出这就是那个晋家庄子的邋遢道士要不说人家是神棍呢,就这演技,绝对是“奥斯卡影帝”级别的

    “道长无需多礼”李二也回了一个道教礼节,作为自称是李聃后人的李二,一些道教的基本礼节他还是懂的

    青霞子很乖,顺从了李二的意思,确实没再多礼,也没多言,一番做派跟世外高人一样,让李二感觉狗咬刺猬无从下手

    习惯了众臣环绕和拍马...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