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24章:厉害的角色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他装作若无其事地往右侧的一块汉白玉雕上看去,那是一块晶莹透彻的汉白玉雕,只见光滑的汉白玉雕在阳光的照射下,反射出那人高大的身影,那人身影比宋方高了少许,比之自己一有过之而无不及,心中隐隐约约猜出,定是七王爷身边的赵环也来上朝,恰好看见了自己和陆展鹏一起,故而想一探个究竟,假若自己表现出不安或其他惊恐的神态,定会教这善于玩弄他人的小人更加不可一世,想到这里,嘴角露出一丝淡淡的笑意,抬脚朝那块汉白玉雕上奏了过去,刚才离得远,只觉上面写着密密麻麻的蝌蚪一般的文字,还以为是蒙古文字,这会儿走近了才发现,上面居然刻着一大堆汉字,能在鞑子的皇宫里看到汉字萧云不由得感到有些新鲜,也不顾身后赵环怀有敌意的目光,嘴角带着一丝淡淡的笑意,一甩衣袖便朝那块汉白玉雕走了过去,所谓汉白玉雕其实是一块石碑,只不过是石碑是用汉白玉雕制作的而已,萧云有心想看看石碑上上写着什么,能摆放在金銮殿的大门外,定是好东西。

    赵环跟着他萧云身后,本想一探萧云是何方人物,忽见萧云对一块石碑走了去,瞧那认真的劲儿,似乎对那块石碑颇感兴趣,不由得也好奇了起来,顺着萧云的身后跟了过去,萧云知晓后面有赵环跟着,故而将脚步放慢,想以此借故看看赵环的神态,赵环似乎看准了萧云的心思,跟着的步伐,始终不紧不慢,离萧云二十步之外,萧云见自己心思被看穿,摇了摇头,不再理会,当真朝那石碑上看了去。这时才发现石碑上的汉字,居然写得十分的漂亮,萧云从小对中国的书法颇为喜爱,尤其是像王羲之的《兰亭序》、张旭的《古诗四帖》、《苏东皮的《赤壁赋》、颜真卿的颜体、赵孟頫的《定武兰亭十三跋》,这些名帖他都极为喜爱,也稍微做个研究。王羲之的飘逸、张旭的颠狂、苏轼的意境、颜真卿的大气、赵孟頫温和典雅这些他都能看出一二,但这石碑上的碑文笔画紧密穿插,使宽绰处特别开阔,笔画细劲,棱角峻厉,虽用笔出自颜真卿,而与颜真卿的浑厚宽博不同,特别显得英气逼人。萧云从二十一世纪的历史课本上得知,书法兴盛于隋唐。

    唐初,国力强盛,书法从六朝遗法中蝉脱而出楷书大家以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欧阳通四家为书法主流。总特点结构严谨整洁,故后代论 书有“唐重间架”之说,一时尊为“翰墨之冠”延至盛唐歌舞升平,儒道结合,李邕变右军行法,独树一帜,张旭,怀素以颠狂醉态将草书表现形式推向极致,张旭史称“草圣”,孙过庭草书则以儒雅见长,余如贺知章,李隆基亦力创真率夷旷,风骨丰丽之新境界。而颜真卿一出纳古法于新意之中,生新法于古意之外。董其昌谓唐人书取法,鲁公大备。到晚唐五代,国势转衰,沈传师。柳公权再变楷法。以瘦劲露骨自矜。进一步丰富了唐楷之法,到了五代,杨凝式兼采颜柳之长。上蒴二王,侧锋取态,铺毫着力,遂于离乱之际独饶承平之象,也为唐书之回光。五代之际,狂禅之风大炽,此亦影响到书坛,“狂禅书法”虽未在五代一显规模,然对宋代书法影响不小。宋代后,书法虽延续了唐朝的豪迈,但书法开始以一种尚意抒情的新面目出现在世人面前。这就是要墀书家除了具有“天然”、“工夫”两个层次外,还需具有“学识”即“书卷气”,北宋四家一改唐楷面貌,直接晋帖行书遗风,故而宋代的书法多以学问之气郁郁芊芊发于笔墨之间,并给人以一种新的审美意境。

    书法到了元代发展不大,书法总的情况是崇尚复古,宗法晋、唐而少创新。唯一拿得出手的似乎就是一个赵孟頫,其他的名家倒是不曾听闻,萧云眼看这笔法大开大合,浑厚有气势,并非赵孟頫所作,不由得疑惑了起来。

    便在这时,听得身后赵环道:“这是元文宗图帖睦尔亲笔所写?”

    “鞑子皇帝写的?”萧云吃了一惊,扭过头来盯着赵环问。借着这个机会,萧云才看见赵环一身淡紫色袍夫,交领右衽,阔袖窄腰,足着软皮靴,神态潇洒自如,端是生的玉树临风,萧云平日里觉得自己相貌还算可以,一见赵环便知自己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虽说宋方说赵环恰如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岁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而自己是苏翁诗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论起相貌各有千秋,但这多少有些夸张的成分,眼前的赵环论起粗狂之余,还带着半分阴柔,绝非一个柳永词便能形容的。就在萧云打量赵环之时,赵环也正斜眼打...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