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一十一章 七夕贵人来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味儿不见了,只剩下扑鼻子的鲜香。

    做白案的贾氏也麻利地烙出一摞烙饼出来,邱晨随手拿了一张圆而薄的烙饼,挖了些炒好的虾酱鸡蛋放进饼中一卷,一口咬下去,面饼劲道,带着为微微的焦香气,里边卷裹的虾酱鸡蛋鲜香浓郁,还软软的嫩嫩的,满口生香,让人胃口大开。

    “嗳,都过来尝尝!”邱晨咽下一口卷饼,回头就看到大兴家的和贾氏等人都望着她,好像很吃惊她能将那样腥臭的东西吃出如此陶醉的表情来。邱晨不由失笑地招呼起来,“你们先尝尝,若是觉得好吃,以后也多了一种好菜……若是大家伙儿都觉得味道不错,这种菜肴可是最开胃下饭的,做起来也便宜,卷饼吃,配馒头、窝头、饼子都相宜。”

    大兴家的对虾酱的味道记忆深刻,一时仍旧有些迟疑不决,不太敢上前品尝。倒是月桂和春香两个丫头没闻过之前虾酱的腥臭味儿,又多次见识了自家太太做出新鲜食物的美味儿,这会儿倒是第一时间上前来,笑嘻嘻地谢了邱晨,自己动手卷了饼吃起来。

    一口下去,两个丫头就接连赞叹起来。贾氏也紧跟着上前来品尝,随后,大兴家的终于鼓足了勇气也走上前来……

    毫无意外的,经过邱晨的加工,腥臭的让人无法接受的东西,真的变成了简单实惠的美味,邱晨看着片刻就被分吃光了的烙饼和虾酱鸡蛋,不由笑起来。

    她似乎又给海铺子上的渔民们找到了一条开拓收益的法子。这种虾酱是用最小的虾米糟制而成,成本对于那些出海打渔的渔民来说是极低的,若是能够打开虾酱的销路……不,仅仅只是几个作坊里推广开来,消耗量也是很大的,也能给渔民们多出不少收益来。

    而且,虾酱易保存,到了冬季蔬菜缺乏的季节,有虾酱也能给单调的食谱增加一道不同的菜品。

    晚饭时,邱晨做的虾酱炒鸡蛋和凉拌老虎菜果然成了最受欢迎的菜品,孩子们除了吃饼卷鸡蛋外,就着卷饼吃老虎菜的劲头似乎更足一些,特别是俊言,一边儿辣的嘴里嘶嘶地吸着气,一边儿舍不得搁下筷子。其他几个虽然没有俊言这么夸张,同样吃了不少,结果就是一大盆绿豆汤没够喝--虾酱含盐分很高,孩子们吃的时候不觉得,吃完就觉得咸了,于是,解渴解咸的绿豆汤自然增大了消耗量。

    回到刘家岙,邱晨似乎整个人都慵懒放松了下来。

    吃过晚饭,孩子们照例去读书学习,她也在自己屋里练起了大字。那个曾经出现过的神秘简体汉字,她一直记得,却一直鼓不起勇气去看。

    简体汉字的出现她很明白意味着什么,只不过,她不敢确定,自己会看到怎样一个穿越前辈的内心世界……而且,那本手札的时间已过去百余年,哪怕有穿越前辈也早已作古……在这个世上,她仍旧只是最孤独的一个。至少在思想和灵魂层面上,是这样。如今她身边的人很多,但哪怕是孩子们,也永远无法抚慰她思想和灵魂的孤独。

    如今,邱晨的毛笔字虽说还谈不上多好,却渐渐工整起来,落笔也越来越流畅起来,邱晨一笔一划地认真临摹着大字,不知不觉地就真正沉下心来,专心致志地写起字来。

    两篇大字写完,邱晨细细端详着自己的毛笔字,不由也有些小得意,这笔字搁在现代,虽说不至于一鸣惊人,但写个对联什么的应该足够了。

    第二日,就是七夕。

    对于这个在现代被商家大肆炒作的传统情人节,邱晨没有多大印象,倒是这个时代对‘乞巧节’颇为重视,未出阁的姑娘们会捉了蜘蛛来乞巧,也有的地方会用纫针的方式来比赛谁最心灵手巧,还有些地方会在七夕节举办灯会,甚至有人会在这个传说牛郎织女鹊桥会的日子去拜月老、拜观音,未婚的祈求一个好姻缘,已婚的祈求早生贵子……

    林家西院的小姐流落京城。林家东院的小小姐满儿被穆老头儿拐走,剩下一个女主人邱晨对针线一窍不通……所以,林家的主子们没人在意这个节日。

    不过,看着小丫头们从早上就唧唧喳喳商量着乞巧的样子,邱晨也来了兴致,吩咐玉凤带着丫头去库房里把元宵节挂的灯笼取出来,清理一番后挂到大门外的柳树上去,让村里人赏赏灯的同时,也好有个乞巧的去处。

    下午,邱晨又吩咐大厨房早早做了晚饭,然后就放了大小丫头们的假,由着她们去过难得的专属于女子的节日去。

    吃晚饭的时候,孩子们又跟她说了件意外的事,学堂的先生们竟然因为过节,没给孩子们留课业。然后,在孩子们期盼的目光中,邱晨一挥手,几个小的就欢呼着冲了出去。俊文俊书互相看看,俊书道:“我去跟着他们就够了,大哥还是回房读书吧!”

    俊文自知所学有限,参加明年的县试没有底,而且,他也知道自己能够读书的机会不多了,若是不能通过这次县试,他的年龄就该谈论娶亲,然后也该收了科考的心思回家来帮着姑姑照管家里的作坊和庄子了。

    是以,他也没推辞俊书的好意,点点头就要应承下来。

    邱晨看着两人兄弟友爱的样子颇觉欣慰,索性笑着打发两人都去读书,她自己则拿了一只芭蕉扇往外走去。难得过节,自己不祈求什么巧手,也不祈求姻缘的,也可以跟着大伙儿一起看看热闹。同时,也好照应着一群淘小子。

    家里的大小丫头们收拾利落了,早就不知跑去哪里寻找蜘蛛去了,婆子们仍旧在各处做着自己的活计,是以,邱晨在尚未完全黑透的暮色中一路走出三进,眼看着走到二门处,都没有碰到一个人,二门以内一下子空旷安静起来。

    邱晨不疾不徐走出二门,除了王氏在二门上值守外,竟没看到一个人,连一进院的仆人和秦礼等人也都没看到人影。

    与林家几重院落的安静不同,此时的林家大门外,各色灯笼已经点燃挂到了树枝上,错落点缀在树荫浓郁的柳树下,衬着丝丝缕缕的柳树枝条,一样的灯笼,与元宵节看到的景致竟是完全不同。

    作坊里散了工还没回家的工人们、村里的男女老少们,聚集在林家门前的开阔平台上,竟有些熙熙攘攘的样子。相对的,妙龄的姑娘们乞巧活动不知为何,却没有形成规模,只有很少三两个少女躲避着人群,远远地看着柳树上的彩灯。

    邱晨有些愕然,不知道姑娘们为什么没有出来……村里的闺女们她不了解情况,可家里的丫头们早早就不见了踪影,不在大门前,又能去了哪里?

    怔忡中,秦礼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悄无声息地走到邱晨身边,低声道:“夫人,有人请见!”

    邱晨眨了眨眼睛,恍惚中觉得这个场景似曾相识,只不过,想起那封信提及杨璟庸出京带人过来学习光学玻璃的烧制一事,她还是不敢怠慢,暗暗错错牙,隐忍着不情不愿吩咐:“带路!”

    随即,秦礼不往外走,竟直接引着邱晨返回了林家大门内,而且一路往里走,过夹道,直奔后园的马厩车库而去……

    若非对秦礼的了解和信任,走在空无一人,光线昏暗的两道高墙夹道里,邱晨都要以为秦礼是心怀不轨了……然后,她终于后知后觉地想起,林家除了正院的大门、作坊工人行走和进出货的角门外,还有一个后门,开在后院的角落里。

    ------题外话------

    嘿嘿,亲们知道,来的人是谁么?

    七月流火,不是说天很热,而是天气转凉的意思。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